业务咨询:0431-81131829 让您少走弯路,少操心,少花钱!
众森观点
众森观点
位置: 首页>>众森观点
企业到底多少人合适?一个真实的谎言!
发布时间:2024-09-16 11:51:41
  |  
阅读量:7
字号:
A+ A- A

长春众森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看到,进行岗位定编的初衷很好,但到了年底却变了味,一些当年销售任务没有完成的业务部门常都把问题归因为“缺人”。于是,企业人力资源部一时间成了众矢之的。就这样一来二往,一个简单的人员定编就成了企业各个部门之间打起来没完没了的“官司”。

很多长春企业经营者大都已经意识到:从实现效益的角度看,能用一个人完成的事绝不能用两个人。但实际上往往事与愿违,用人部门一提人员招聘需求,就会有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,而人员招进来了,人力成本上升却也是事实。如果没有具体的数据来衡量,那么对招聘需求的审批总是骑虎难下,怎么办?

实际上,问题在于长春中小企业对战略认知不清晰。试想,如果我们自己不了解企业的经营全局和业务,不清楚在哪里该配置人,该配置多少人,那么在招聘需求的管理上,永远是被动的。

与招聘需求管理一样,人员定编有时候就像铺地毯,发觉有一处凸起,就用手往下按平,发觉旁边又有新的凸起,又用手按下去……如此循环往复,似乎陷入了多米诺骨牌的怪圈。看上去好像以“按”的方法立即解决了,实际上却没有,只不过是做了许多无用功。

现实中类似的问题不正是在许多企业上演吗?很多时候,我们不是经常做数字上变来调去的游戏吗?不可否认,每个企业的业务重点经常会发生变化,部门和岗位设置也会因此作一些调整。比如,把员工从A部门调配到B部门,从C岗位调整到D岗位,这些都是很不错的做法。

但是,这样是否就掌握了人员定编的根本逻辑呢?如果没有找到这个逻辑,那么人力资源工作者可能只是个搬运工,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。因为这项工作完全可以由管理层拍拍脑袋、开个小会就搞定。

一些长春本地传统的加工生产型企业会先根据总产值确定总人数,然后再定人员结构——每多少人必须配备一个财务或人事,确定人员配比标准,然后把这样的配比标准给公司高层,让他们作出人员定编决策。

但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出现下述两种情况:一是最高决策者否决了方案;二是最高决策者通过了配比标准,但实施效果却很差,甚至一定编,反而造成了机构臃肿、人浮于事的情况。各人都热衷于配备人马、带领队伍,却忘记了如何让这些人创造业绩,没有人对最终的结果负责。

为什么看似很科学的人员配比标准,一到实施的层面就不灵了呢?是不是标准也有水土不服的时候?人员定编的标准实际上只是相对而言的,对别的企业很适用,对自己的企业却未必适用。